
对于清朝,想必很多朋友都不会感到陌生。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,其覆灭时间与新中国成立才相差37年。而在清朝十二位皇帝之中,出镜率最高的应该就是乾隆皇帝,毕竟现代小女生喜欢风流才子加霸道总裁,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正好符合人设。
▲乾隆皇帝朝服像
在公元1736年至公元1795年的六十年时间里,乾隆皇帝一直执掌大权,不过因为古代讲究“以孝治国”,乾隆皇帝不敢在位时间超过康熙皇帝,于是选择主动退位,当了几年太上皇。然而他虽名义上退位,实际却一直把握大权。客观而言,乾隆皇帝是一位政治能力和帝王权术都极为高超的帝王,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赋税、三免八省漕粮,使人民的生活进一步改善;征战大小金川,安定西藏,巩固了中华疆土,清朝在他手中达到了繁荣的顶峰。
▲《乾隆狩猎图》(局部)
但是,乾隆皇帝统御清朝期间,出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,这个人就是和珅。据史料记载,和珅全部资产大概价值白银八亿至十一亿两,若以清朝财政收入作为对比,和珅的资产相当于朝廷十五年的总收入。如果只是靠着奉公守法地接受皇帝赏赐和朝廷俸禄,和珅绝对不可能积攒下如此身家。一些国外媒体在知道和珅的事迹后,也将他列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全世界最富有的人。
我们来说说和珅,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恶名的大贪官,他出生于1750年,祖籍满洲正红旗下人家,父母早亡的和珅,自幼受到亲叔父的欺辱,后来,一位老仆人出面解救了他,供他念书,和珅天资聪慧,刻苦用功,终于通过科举进入京城咸安宫学习。
在咸安宫,和珅凭借自己的才华脱颖而出,逐渐获得乾隆皇帝的赏识,1768年,已成为翰林院编修的和珅,受到权贵冯英廉的赏识,将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了他。
和珅借此一举成为朝中显赫一时的红人,他的妻子也来自满洲八大姓之一的富贵世家,这为他在朝中获得更大的势力提供了便利。
和珅深谙迎合乾隆喜好的诀窍,他不仅通晓满语,还时常献计献策,博得乾隆欣赏,乾隆中期,和珅已成为皇帝的心腹重臣,担任户部尚书等要职,手握大权,乾隆十分信任他处理朝政大事,甚至连一些机密文件也交由和珅处置。
权倾朝野的和珅开始滥用职权,收受贿赂,大肆敛财,买官卖官在当时屡禁不止,和珅利用自己的影响力,收受巨额贿赂以帮助有钱人获得官职。
他还利用对皇帝行踪的了解,变相“出售信息”,牟取非法利益,这些行为在当时的朝野上下已成为公开的秘密,但所有人都不敢招惹这个“大人物”。
此外,和珅还经营多种产业牟取暴利,开设的店铺达几十家之多,他还控制朝廷的采办大权,任何朝中财利几乎都会流入他的腰包。
根据不完全统计,和珅通过各种途径敛聚的财富高达八亿两白银之巨,甚至超过了国库,有传言说,和珅家的府库里堆满了白银,以至于走几步都听到“叮咚”的响声。
和珅之所以敢如此公然敛财,主要是因为乾隆对他过于宠信放纵,为了巩固皇权,乾隆需要像和珅这样能干的心腹辅佐朝政。
所以对他的许多违法行为,乾隆都视而不见,任由和珅贪污收贿,损害朝纲,乾隆晚年又十分信任和珅,把朝政大事都交给他打理。
乾隆早在登基时,曾许下“如在位60年,万不敢超过康熙在位61年的时数,所以到时一定把皇位传给儿子”的诺言。
现在,已经在位60年了,他若不兑现曾经许下的诺言,一定会被天下人指指点点,于是他考虑把皇位禅让给皇十五子永琰。
和珅是极懂得乾隆的,他很快发现,乾隆虽说准备禅让,却并不舍得放下皇权,于是他便联合王公大臣,向乾隆上疏,请求乾隆收回退位承诺。
一向以十全老人自居的乾隆,是个极好面子的人,自然驳回了和珅等人的请求。
那么,乾隆怎么才能既兑现了诺言,又能继续把持皇权呢?
和珅很快就给乾隆出了个主意:退位不退大宝。
所谓“大宝”,就是玉玺。
乾隆觉得这个主意好,所以在1796年正月禅位大典时,迟迟不交玉玺。
当时,主持禅位大典的,正是礼部尚书纪晓岚。待进行到新旧皇帝权力交接时,和珅突然来到大殿上,宣读了“退位不退大宝“的圣旨。
这一下,文武大臣顿时炸开了锅。从古至今,禅让帝位的事有过,但禅让不交玉玺的事,还从来没听说过,哪有皇帝登基却没有玉玺的呢?
就在众人交头接耳的时候,宰相刘墉表示,他要去面见乾隆,拿回玉玺。
纪晓岚也赶紧暂停“禅让大典”,并随同刘墉一起去面见乾隆。
经过纪晓岚和刘墉的劝说,乾隆这才拿出他掌管了60年的玉玺。
(永琰剧照)
不过,得到玉玺的永琰,并没能马上亲政。乾隆在做太上皇后,还继续把持了4年朝政,才走完了他的人生。早就对和珅不满的永琰在亲政后,直接在乾隆灵前,将他抓捕入狱。
随后宣布了他20多条大罪,并从他府中抄出8亿白银,勒令他自尽谢罪。
和珅贪污如此巨额的白银,乾隆皇帝难道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吗?
